196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ios/安卓版/手机APP下载196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ios/安卓版/手机APP下载

×

NEWS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 196体育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李益忠的40年 包装风云人物系列之①

时间:2024-10-04 23:55:20 浏览量:

  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份行业刊物、一份时事报纸,有时是手机里的各类最新资讯,李益忠一专研就是一天。

  一些来访的客户,时常也愿意和他闲聊几句,交流时下的行业趋势,也能从他这位老前辈身上汲取一些人生或经商的经验。

  80多年的人生里,有一半以上的岁月是与化妆品包装行业同行,平凡而规律的生活,从未让李益忠感到过丝毫的乏味,不仅因为他对行业深深的爱,更因为他总能在时代的暗涌中寻得机遇,乘势向上。

  即便是耄耋之年,谈起所处行业和国家大事,李益忠仍然判断敏锐、观点犀利,这都得益于他对时代脉搏的紧密把握,以及长年来的经验累积。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之下,他对事业的执著热爱、对工作的踏实勤恳始终不变,并在不同时期赋予了这些特质新的内涵。

  择一事,爱一业,终一生。他脚踏实地并且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和观念,这种精神犹如一笔宝贵的财富,也像是一本厚重的哲学书,值得身处这个浮躁时代的我们去学习,去钻研。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仅是家里人,公司里的人也习惯性地称呼李益忠为“阿伯”,员工们总是乐于跟“阿伯”聊天,对他们来说,“阿伯”就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他身上宝贵的经验以及为人处事的思维和精神,在聊天的过程中常常能够带来启发,“阿伯”的勤奋和对行业的热爱,也感染着每一个和他接触的人。

  如今,每当李益忠抬头凝视着如今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厂房,这座凝聚他半生心血的企业已是一家享誉业内的,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这个时候,李益忠总会回想起最初,不懂技术、不谙业务的自己,正是凭借着敏锐的洞察,积极顺应时代的改变,甚至先行于时代,注创新于企业的基因中,让益发经住时代洪流的冲刷,始终坚挺屹立于行业潮头。

  1943年,李益忠出生于汕头一个农村家庭,在8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里李益忠排行老大,在那个饥荒的年代,所幸其父母深信“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即便勒紧裤腰带也要供李益忠上学,而他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从基础识字到算盘的使用,李益忠始终抱有极高的求学,遇到不懂的地方,他总是要探究到底。多少个夜晚,为了一道数学难题而钻研到后半夜。就这样,一边帮忙家务活,一边带着弟弟妹妹,李益忠好不容易上到了初中,在彼时,这已是很高的学历了。努力学习,就一定能改变命运,李益忠如此鼓励自己。

  1965年,20出头的李益忠进入农村生产队做会计,成为当时队里年纪最小的财务,于是李益忠便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财务知识。到了1972年的时候,李益忠转到公社的橡胶厂做财务,大量的财务工作让他对于综合运用数字、分析、管理等手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在无形中培养了他的洞察力和管理能力。而橡胶厂的工作也让李益忠窥见了工业的高效益性,他深刻认识到,只有发展工业,才能创造出更大的财富。

  热衷于读书的李益忠常常会在书中汲取到知识和启发,有一次读到《三国演义》中对于时机战局的把控,“战局有变,此时不冲,更待何时?”他对此深以为意。恰逢改革开放拉开序幕,中国经济即将迎来黎明的第一缕阳光,面对准备起步的新时代,李益忠自觉时机已到,下定决心投身到这股浪潮之中。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最先吹向了乡镇,身处我国知名侨乡潮汕地区的李益忠很快便感受到春风袭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先后登上历史舞台,陆续出台的政策,都让李益忠兴奋不已,坚信这时代新风定是自己发展所需的东风。

  1978年注定成为李益忠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当时在香港从事塑胶行业的亲戚回乡探亲,恰好在橡胶厂工作的李益忠受其启发,萌生了引进设备自己搞生产的想法。亲戚便以捐赠的名义引进两台香港的半自动液压注塑机。彼时中国塑胶行业还是以手压机器为主,而这两台相对先进的半自动注塑机器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李益忠从事塑胶行业的大门。

  工厂起初以加工塑胶日用品为主,某一日李益忠接到一个粉饼盒的加工订单,他立马便被这一小小个头的物品所吸引住,与往常加工的那些个头大而粗糙的日用品不同,这些化妆品包如此精细,就如同艺术品般。嗅觉敏锐的李益忠便捕捉到,当时国内化妆品包装加工尚未有成熟的加工体系,体积小而利润高的化妆品背后或许隐藏着巨大的商机。他认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势必带动人们对于审美需求的增长,届时化妆品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将会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

  在关注了化妆品包装一段时间后,一家外资化妆品企业的到来彻底坚定了李益忠迈向化妆品包装行业的决心。对方公司不仅为工厂带来多个合作项目,其厂长更是为李益忠提供相关意见与指导。每每提起这名贵人,李益忠总会深表感激。

  1980年,李益忠的工厂逐步改变了经营战略,将业务专注于化妆品包材的生产,李益忠也正式开启了与化妆品包装结缘的人生。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也知贵贱皆前定,未见疏慵遂有成。”所有能成就大事的人,皆是敢于向困难发起挑战的人。

  在工厂创办之初,李益忠一穷二白,创业艰辛无处不在,一无资金,二无背景,没有技术,没有经验,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即便如此,李益忠也从未有过退缩,他始终相信,只要踏实肯干,一步一个脚印,成功总会在不远的前方。

  在社会普遍没有技术、没有可运作资本的年代,埋头实干,专研技术,专注做好产品,将生产的基础打好,跟随着这样的时代旋律,李益忠开始了事业的摸索期。

  要办实业,生产要素是首要,有了设备,就必须解决场地问题。1980年,李益忠成为了第一个跟村里租下公社集体用地来办厂的人,在村中一方面积不大、搭设简陋的棚屋里,靠着两台半自动注塑机,工厂就这么如火如荼地运作起来。生产的基础条件大致具备,资金问题又随之而来。要谋发展,资金是基石。为了筹集资金,让益发能持续健康地运作下去,李益忠便竭尽所能,四处跑业务。那个年代,交通并不发达,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李益忠便骑着单车前往西堤汽车站,再转而乘坐客车前往中国最早的化妆品发源地——峡山,了解行业前沿的资讯,并寻找合作的可能性。那会儿的公交车班次不稳定,路况也差,用潮汕话形容就是“出日蓬蓬烟,落雨膏膏洋”(出太阳时尘土飞扬,下雨天泥泞坑洼),但即便如此,李益忠却也从未退缩,朝乾夕惕,只为给工厂谋求前景。艰苦磨平不了李益忠的棱角,他的心里怀抱着的,满满都是对行业的信心与憧憬。

  虽说有过橡胶厂工作的经历,但在相对专业的技术领域上,李益忠却是一窍不通,尤其是化妆品包装方面的技术,放眼国内也鲜有人精通。为此,他更是奔赴十几公里外的西堤,寻找技术师傅进行技术指导,从零开始跟着师傅学习。一部自行车,陪伴他踏遍万水千山,李益忠依旧如少年时期对知识的渴望一般乐此不疲,他将自己当成小学徒,粘着师傅,争分夺秒地学习新的技术。

  日益成熟的生产加工技术,让两台优于同行的加工设备如虎添翼,加上李益忠踏实、诚挚的为人处世,很快便在业内树起良好的口碑,许多公司纷纷找上门来请求合作,各种加工委托接踵而至,工厂基本处在全年无休的状态,甚至在除夕夜,李益忠依旧在工厂陪着工人们加班,一壶浓茶茶叶换了又换,一台机器三班倒运作无暇,一切只为赶赴交货。自此,工厂便一直维持着如此红火的行情,到了1990年,产值已经突破千万。

  李益忠开始品尝到搭乘改革开放发展快车的甜头,他也更坚定地相信,这趟经济快车一旦发车,便很难停下来,而他自己所要做的,便是让工厂不断做大做强,回应时代与这片土壤的培育。

  而后,工厂厂房与设备便不断地更新。李益忠深知欲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初的棚房在此后一再改造升级,生产设备由最初的两台半自动注塑机到数量翻倍,款式倍增,进口的、国产的,李益忠只要手头上有足够的资金,就全投入其中,足以见其发展的信念。

  实干,不仅是李益忠扎根行业的“投名状”,更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摸石头过河阶段的一种勇敢的、坚定的、开拓进取的能量,唯有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才能为往后的腾飞和创新铺垫好跑道。这一系列实干措施,终将为益发埋下了结实的根,并使其在今后的岁月里无惧任何风雨。

  企业的长远发展固然离不开脚踏实地的每一个脚步,若是渴望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创新则是企业保持活力的不二法宝。长久以来,李益忠总是通过各种渠道密切关注着国内外制造行业的实时动态,敏锐的他总能在这些动态中挖掘出益发下一步棋的落点,并通过产品的推陈出新让益发跟上时代的步伐,乘势前行。无论处在什么境地,李益忠对于进行产品创新的心从未动摇过。

  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不再只是“能用就好”,为了打造符合人们审美追求甚至是引领时代审美的产品,这个时期的李益忠不断汲取着知识,并尝试将其与自己的想法相结合,融会贯通,从材料挖掘,再到技术和机器,每一个环节都研究了上百遍、上千遍。

  在工厂的经营刚步入正轨的阶段,在绝大多数同行仍在摸索起步的阶段,李益忠已经开始谋划自主开模,那个时候他便认为,不能凭赖加工,必须自主开发产品才能拥有更多主动权。

  模具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各类塑胶制品的生产均需经过塑胶模具设计制造、注塑成型等环节,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有了自己的模具,工厂就能应对更多类型的加工订单,进一步提升制造加工的效率。

  自此,李益忠废寝忘食地研发着新模具,那段岁月里,他将工厂当成了自己家,在每一个寂静的夜里,陪伴李益忠奋斗的只有机器的轰鸣声,直到大地被阳光唤醒。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次卧薪尝胆的尝试,换来的是一个个独有的模具的诞生。从彼时的工厂到如今的益发,40多年来,李益忠和他的企业始终坚持自主开发。时至今日,益发已成为行业内公模数最多的企业,只要客户有需求,益发总能提供匹配的产品公模,迅速及时地投产。

  有了自主模具打底,李益忠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已是越走越远,而真正让李益忠扬名的,是云彩注塑成型的技术配方。

  追逐“云彩”的道路,是从在一款进口日用品包装上见识到美妙的色彩开始,恰逢李益忠正在寻找能使包装样式更吸睛、更出彩的办法,只一眼,他便对此念念不忘,若是将这种融合色彩运用到化妆品包装上,一定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作为善于发现与利用机遇的掌舵手,李益忠下定决心,要自己研发出相关的技术,让“云彩”在行业里绽放五彩的斑斓。

  1985年,李益忠带领着厂内的注塑师傅,正式开始研究云彩注塑成型技术。最开始进行研发时,为了兼顾生产经营,李益忠在每一个生产间隙见缝插针地进行调试,多少个日夜不息的独自专研,然而屡次进行实验却没有多少进展,令他苦恼不已,以至于他甚至扬言愿以一套房子换取一张配方。

  偶然间,他在书中看到了关于材料合成注塑出来珠光效果的描述,便大受鼓舞,随即派遣业务人员前往广州查阅技术手册,却遭出版社多次驱赶。在多方努力下,配方的难题算是攻克了,而材料的供应商却又在此时故意设置障碍,提供不完整的原料,试图阻挠李益忠的研发。

  如同唐僧取经一般,李益忠对云彩的追求已是无人可阻挡。在经历了无数曲折迂回之后,1988年,李益忠终于成功研发云彩注塑成型技术配方,打开了化妆品美型包装的先行之路,也开启了AS与PMMA在化妆品中的首次应用,李益忠更是成为国内云彩化妆品研发第一人。

  云彩注塑成型的成功研发,也将化妆品包装行业带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在包装行业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时在国内,双色注塑技术尚未成熟,更别说将其运用于化妆品的包装上,李益忠随即关注到市场的空缺,在云彩注塑成型技术研发成功的同时,迅速反应,引进双色注塑机,并成功研发国内第一支双色注塑口红包材。

  “我去南京旅游的时候,刚巧看到有人在卖化妆品,挤进人群一看是益发的产品。”李益忠时常笑着提起这段往事,他的眼里散发着自豪的光。有了成功的例子,李益忠也越有信心将精力投入到产品的开发当中,时代在高速发展,李益忠也紧紧跟随着时代前行。1993年~1994年,全电镀口红、手感漆口红、电镀喷乱丝工艺口红、组合式眼影包材等产品相继问世,为包装行业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

  1996年,工厂迁入汕头市金园工业区(原金平工业区),并正式更名“益发”,属于益发的新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从塑胶日用品工厂到另辟蹊径成为广东本土第一家化妆品包材公司,在拥有扎实的基础实力之后,正是自主创新,让益发始终蕴含着无限的潜力,愈发地迸发新光芒。

  从人无我有,到人有我新、人新我奇,各种新技术的先后推出,益发在业内的名声愈发地响彻,合作订单更是应接无暇。为了支撑大规模的创新研发与加工生产,益发不断引进最先进的设备,厂房也一再扩充,加上多种管理体系的引进使用,健康良好的经营促使益发很快便成为业内的领军企业,更带动着汕头地区逐步发展成了包装行业的主要生产地,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步入新世纪后,益发仍然保持着蓬湃的高速发展动力,这都离不开李益忠的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多谋善断,他始终与时代的前进步伐保持同步,让企业也能时刻焕发生命力。随着年岁的增长,辛勤了大半辈子的李益忠逐渐将公司管理的接力棒交接给了儿子李旭森。

  李旭森自幼便伴随父亲左右,在工厂长大,亲历了父亲早期创业的艰辛,也耳濡目染着父亲的言传身教。1993年,李旭森还在读书时便开始参与生产工作。多看市场,感受外面的资讯,走出去才能引进来,李旭森时常在周末假期只身前往广州,感受当地的商业氛围,为广州业务的扩展做好充分准备,适时便可带领益发走出汕头。

  毕业后的李旭森面对父亲布满皱纹的脸上渐显倦意,他于心不忍地暂时放下前往大城市深入学习管理的计划,回到汕头,回到益发,走入工作。

  李旭森回忆,当父亲把公司交到他手上的时候,一直强调的也尽是“与时俱进”。而继承了父亲衣钵的李旭森,在经营生涯中也很好的贯彻了创新的原则,凭借这股精神,益发再次迎来了大发展。

  为了更好的与中国化妆品产业链融合,有效提高服务效率和竞争力,李旭森决定进军上海。2016年,上海新奎塑胶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奉贤东方美谷成立。

  “不止是国内,我想在世界各地,无论走到何处都能看到益发的产品”,李旭森这句话,也是当年父亲李益忠在南京市场看到益发产品时那股壮志的延续,此时,益发的目光已落在了全球市场。

  上海工厂的设立,进一步提升了益发的研发、生产能力,至此,益发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各产业重镇为中心的布局,实现了资源的互补,并开始稳步拓展全球业务,贯彻“研”、“产”、“销”一体化的经营发展模式,始终走在行业的最前沿。

  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时代不断变化,机遇转瞬即逝,李旭森本着更为现代化的管理与经营理念,在父亲奠定的基础上,终于引领益发走向国际市场。

  历经45年积累,益发已经从最初只有四、五人的小工厂,到现如今拥有一千余名高素质人才、一系列智能化生产流水线万多平方米现代化厂房的大企业,与欧莱雅、联合利华、P&G、丝芙兰、卡姿兰、珀莱雅等国内外上千个化妆品品牌均有合作。

  李益忠与李旭森父子二人不同的经营模式正如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的缩影,从艰苦实干,到自主创新,到运用多种经营手段高速拓展业务与规模,实质都是面对不同的时代挑战,孕育而生的发展智慧。 变的是手段与形式,不变的只有那颗“与时俱进”的心。

  益发走过的45年,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改变的45年。作为中国最早的化妆品包装企业的创始人,李益忠更是见证了化妆品包装行业从发展到兴起,从兴起到昌盛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李益忠与益发为化妆品包装行业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开拓了中国口红行业中束芯珠子规格为11.8mm的应用标准,在当时没有明确规范的行业内激起了千层浪,自此成为行业内约定俗成的应用规格。

  现如今,益发在行业中依旧保持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深耕包装行业四十载,拥有200多项外观,实用新型专利,斩获荣誉无数,成为行业中的“领头羊”。

  由思想引导行动,用行 动践行思想。 李益忠超前的思想,不断带领益发前往新的高度,直至今天,李益忠对化妆品包装行业依旧有着执着的见解,他始终认为,化妆品包装企业若是想要做大做强,就离不开“要漂亮、要创新、要环保”。

  李益忠时常密切关注化妆品市场的变化,时下消费群体日益年轻化,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颜值”将成为产品极为重要的卖点。在行业竞争越渐激烈、产品同质化越渐严重的未来,创新并拥有自己的技术与产品,才能在市场屹立不倒。环保一再成为包装行业的重点议题,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也将影响着化妆品包装行业的未来走向。

  迎接时代不断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益发早早做足了准备。基于丰富的公模储备与强大的原创设计力,益发总能满足品牌对于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打造出符合品牌调性及大众审美趋势的产品。为了保证用之不竭的创意灵感,益发内部每周一个新品提案的机制,也大大推动了益发未来的发展。

  在开发设计产品的过程中,益发也将环保的理念融入到了其中,益发专门成立了项目组研发可回收的绿色包材,从去塑、减料、可循环、可再生等方面入手,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化发展,也尽到了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要漂亮、要创新、要环保”,这样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囊括了李益忠对于行业发展趋势的理解,这也是他对益发一贯的要求。只有不断地创新,创造价值,才能在行业内稳稳站住脚跟。

  树高千尺,靠的是稳稳的根系,40多年来,益发扎根于优质的技术力和创新力,依靠着李益忠与李旭森两代人辛勤的灌溉,不断汲取时代革新的养分,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茁壮成长、屹立不倒。迎接“下一个四十年”,益发这棵大树仍将携着“与时俱进”的生存、发展哲学,不断提高自身价值,并为化妆品包装行业及相关产业链、为中国制造奉献自己的力量。

  偶尔,李益忠也会领着人们到公司大门处,向人们介绍门口挂着的8个词:“诚信、务实、尊重、感恩、创新、合作、进取、分享”。看似简单的文字里,蕴含的尽是李益忠一路来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不仅维系着他对自己、对员工、对客户、对事业的态度与理念,更成为驱动益发长盛不衰,与人共赢的精神动力。

  这些理念 ,不正是李益忠历经四十多年岁月洗礼,面对一次次时代变革的总结和感悟吗? 如果浓缩成一句话,便也成了“与时俱进”,而“与时俱进”这一份无形无价的信念,不仅传承给了李旭森这一代的益发人,更将绵延不绝传承下去,发展开来,见证着一个又一个时代的到来。

  改革开放以来,短短数十年间,中国就建立了全世界发达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功勋。中国的成就令人叹为观止,中国包装行业的成就也同样令人赞叹!数十年间,无数中国包装人前赴后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中国包装大全—人物篇》就是要站在这个历史风口去展示中国包装行业,展示中国包装从业人员的风采,展示中国包装人实现中国梦的卓越实践,让年轻人真正体会和感受到中国的发展,激励年轻人学习我们的前辈,努力实现中国梦想!

 

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