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8 20:27:07 浏览量:
2020年7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供销合作总社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进一步做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特别是完成2020年底阶段性目标任务作出部署。
7月17日,发改委发布四份解读《落实塑料污染治理任务 推进零售餐饮行业绿色发展》、《塑料污染治理:需要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 培育绿色消费新模式》、《塑料污染治理:寻找环境保护与生活便利的平衡点》。
《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全文是重中之重,但四份解读的推出也是不可忽略。废塑料新观察结合四份解读,深入分析《通知》全文,与大家共享。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厅(城市管理委、城市管理局、绿化市容局)、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商务厅(局、委)、文化和旅游厅(局)、市场监管局(委、厅)、供销合作社:
《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改环资〔2020〕80号,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落实,整体工作平稳开局,但各地各领域工作进度还不平衡。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确保如期完成2020年底塑料污染治理各项阶段性目标任务,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今年以来,塑料污染治理可以算是“环保界稳居C位的灵魂人物”,从年初持续到现在,热度丝毫不减,从国家到地方,出台各种意见和措施。
● 1月19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被誉为2008年“限塑令”的升级版;
● 河北、山东、四川、山西、吉林等地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通知,明确各省市全面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时间表”;
海南全面“禁塑”试点,从今年12月1日起,海南省将禁止生产、运输、销售、储存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塑料制品;
北京市从5月1日起,重点在一些商品零售场所,比如农贸市场、便利店、超市等,开展塑料袋专项整治行动,对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以及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虽然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落实,但各地各领域工作进度还不平衡,更缺详细实施措施,本次《通知》是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具体实施的详细解读。
各地要提高站位,进一步增强做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工作落实力度。8月中旬前出台省级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督促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以上城市等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围绕2020年底阶段性目标,分析评估各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提出可操作、有实效的具体推进措施,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 这是明确地方政府责任,要求各省市明确出台实施方案,切实采取行动,要求地方政府明确认识到塑料污染治理的紧迫性和严重性。
(一)加强对禁止生产销售塑料制品的监督检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开展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查,依法查处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等行为;按照《意见》规定的禁限期限,对纳入淘汰类产品目录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等开展执法工作。各地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当地政府部署要求,组织对辖区内涉及生产淘汰类塑料制品的企业进行产能摸排,引导相关企业及时做好生产调整等工作。
● 狠抓痛点,重点关注环境泄露风险大的品种。我国大多数长消费周期塑料制品,如电器电子产品、汽车等所使用的塑料零部件,基本能够得到较好的回收利用。一些短消费周期塑料制品,如饮料瓶、塑料盆、塑料玩具等再利用价值较好的品种,也基本能够得到有效回收利用。但与此同时,再利用价值较低,或者很难进行分类利用的品种,超薄塑料购物袋、超博聚乙烯农用地膜、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等就成为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塑料污染治理的关键。
● 细化标准对部分品种的禁限范围进行了具体界定。 如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主要是指沐浴剂、洁面乳、磨砂膏、洗发水等淋洗类化妆品和牙膏、牙粉, 暂不具备禁止条件的驻留类化妆品尚未纳入禁限范围 。不可降解塑料袋,主要是指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 不包括盛装散装食品、熟食、面食等商品的塑料预包装袋、连卷袋、保鲜袋等。 在范围上,2020年底主要是在商场、超市、药店、书店、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展会活动等场景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 不包括基于卫生及食品安全目的,用于盛装散装生鲜食品、熟食、面食等商品的塑料预包装袋、连卷袋、保鲜袋等。
(二)加强对零售餐饮等领域禁限塑的监督管理。各地商务等部门要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求,结合当地政府工作安排196体育网址,加强对商品零售场所、外卖服务、各类展会活动等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的监督管理。各地商务、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当地政府部署要求,推动集贸市场建立购物袋集中购销制度,进一步规范集贸市场塑料购物袋的销售和使用。各地文化和旅游等部门要按照当地政府部署要求,加强景区景点餐饮服务禁限塑的监督管理。各地要结合实际,明确餐饮行业禁限塑的具体监管部门并加强监督管理,引导督促相关企业做好产品替代并按照《意见》规定期限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和一次性塑料餐具。
● 《通知》以塑料生产消费全过程涉及的重点领域为依据,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生产环节 ,由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质量监督检查,对生产禁限塑料制品行为进行执法查处;由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对 生产淘汰类塑料制品的企业 进行产能摸排,引导企业做好生产调整。 销售使用环节 ,由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商品零售场所、集贸市场、餐饮堂食、外卖服务、各类展会活动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的监督引导;由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开展景区景点餐饮服务禁限塑监督管理;由农业农村部门落实农膜管理。废弃处置环节,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督促生活垃圾分类并追踪末端处理。
(三)推进农膜治理。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与供销合作社协作,组织开展以旧换新、经营主体上交、专业化组织回收等,推进农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推进农膜回收示范县建设,健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对市场销售的农膜加强抽检抽查,将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违规用于农田覆盖的包装类塑料薄膜等纳入农资打假行动。
农膜回收是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路上的一大制约问题,国家加大力度整治农膜污染问题,但农膜回收实际并没有特别行之有效的方法,资本是逐利的,农膜属于低附加值废弃物,回收处理麻烦,企业难以从中得到利润,而政府补贴体系目前并不完善,很少有企业愿意从事农膜回收。同时,农民没有养成使用后回收农膜的习惯,没有激励或强制措施。
(四)规范塑料废弃物收集和处置。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结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加大塑料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处理力度,推动将分拣成本高、不宜资源化利用的低值塑料废弃物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能源化利用,减少塑料垃圾的填埋量。
● 目前,我国约有45%的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置,但仍有一半左右进入垃圾填埋场,这些随着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填埋场的塑料垃圾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降解,存在较大的环境泄露风险。 强调垃圾分类收集,不适宜资源化的,提倡能源化,不提倡填埋。
(五)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按时完成已排查出的规模较大的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整治任务。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组织开展农田残留地膜清理整治。沿海地区生态环境部门要牵头组织开展清洁海滩等行动。
● 海洋塑料标准的制定,将为解决海洋塑料污染提供技术支撑,为深度参与国际治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一)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各地生态环境、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商务、文化和旅游等部门,要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等法律政策要求,做好日常监管;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及时将涉塑料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线索移交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由其依法立案查处。
● 严格执法,部门联动。《通知》要求部门间通过开展综合执法、联合督查等方式加强部门联动,提高工作覆盖广度与督查力度。塑料可回收性设计是生态设计的核心内容,国家空白。
要对照本通知要求,启动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行业等重点领域禁限塑推进情况专项执法检查。年底前,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相关部门开展塑料污染治理督促检查联合专项行动,对各地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推进和监督执法情况进行部委联合督查,联合专项行动方案另行印发;视情将联合专项行动发现的塑料污染治理相关突出问题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强化督查问责。
● 专项执法,全面展开。 今年,各地要对回收站点、再生工厂进行集中的检查和清理196体育登陆,大家需提前做好准备。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宣传引导,通过政策图解、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深入介绍各领域推进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组织相关媒体投放公益广告、宣传片等,进一步增加公众对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认同和支持,扩大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及时总结、宣传、交流塑料污染治理的好经验、好做法。组织相关行业、企业发布联合倡议,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加大曝光力度,开展建设性监督工作。
● 《通知》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并对宣传引导工作做出了规范指导,《塑造传奇》纪录片进入最后收尾,预计2个月后可以和大家见面。
塑料污染治理专项工作机制将加强统筹指导和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持续开展督促检查,对制定实施方案不及时、重点工作不落实的地方进行通报。
● 《通知》狠抓痛点,重点关注环境泄露风险大的品种,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管理职责,提前给企业敲响警钟,如果相关企业没有绿色转型,今年后期将会面临多部门联动追击的检查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