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03 12:27:02 浏览量:
这两年巴西俨然成为企业出海的第二热门地,“资本跑步进场巴西”的声音不绝于耳,但热闹归热闹,对于想进场巴西的出海人来说,要进入这个蓝海并不容易。
物流清关、税务处理、资质认证、销售主体等对于一大帮出海企业来说是一道道大门槛和难题。今年不少卖家甚至直言巴西跨境店已经没法做了:“本来17%的州税已经是不小的打击,今年税改后小包裹20%的关税把我们干趴了。”
这些声音的变化,让不少准备入场的出海人陷入迷雾。本期的出海百人谈栏目中,我们邀请到了一磨科技CEO阿来分享他们出海巴西的经验,聊一聊中国企业出海巴西还有没有机会、机会在哪、那些已经出海巴西的人都踩到了哪些坑以及他们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阿来认为,巴西税收高、类目复杂、合规门槛极高,背后真的太多坑了。虽然市面上有很多服务商为企业进入巴西提供相关服务,但一些服务商自己都不知道背后的坑。“我们一开始也试图摸清楚每个坑是什么样子,怎么去避免,后来发现摸不清楚或者可以说无穷无尽。”
万税关难过的一个结果是,跨境已经没有优势了,成本极高,不少平台与卖家都在进行本土化布局。目前SHEIN、虾皮、速卖通这些跨境平台的订单里,本土的货是远超过跨境的。“现在做巴西跨境业务的在大量减少,因为利润在变差。做本土供应链是出路。”阿来说道。
在阿来看来,不同于中企的加班文化和内卷文化,巴西的劳工关系也特别需要注意。巴西人一定是不卷、不加班的,很多巴西企业、华人企业都对员工非常地小心呵护,不敢得罪员工。办公环境不舒服、有噪音等都可以成为员工起诉企业的理由,在这过程中企业要支付相当高的成本去应付官司。
阿来:我是2007年大学毕业进入电商,2010年进入跨境,2019年自己开始创业,这两年一直在关注巴西。早在2013年的时候,我们做品牌独立站出海就发现南美是一个流量洼地,整个运营离不开巴西的关税、物流、海关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从很早以前开始,我们在南美的墨西哥、阿根廷这些国家都有不错的业绩,唯独巴西一直没有拿下。
2019年开始创业之后,我又重新开始关注巴西,得益于市场的变化和我国的一些开放政策,很多国内的物流公司、清关公司到巴西为大家铺路,现在巴西给我们开放了重新进入这个市场的机会。去年年底到现在大概一年的时间,我们正式启动巴西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之前没有意识到的坑。虽然现在有很多服务商、媒体和第三方机构都在介绍巴西,但是其中还存在很多信息偏差。
茅茅:我一直是国内的创业者,主要做国内的消费品,大概几个亿的规模。我们代表一个中国品牌正在看出海的阶段,所以我更多看消费品是否有机会走向世界。我认为巴西是一个信息差比较大的市场,一是因为语言环境,二是因为物理环境。巴西确实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市场,但是大部分人对于怎么做、怎么进入还不明确。
阿来:根据我们的调研,巴西是全球排名前几位的发达国家,人均GDP 9000多美金,消费能力和经济基础好,软硬件设施相对健全。电商方面,不论是移动支付、物流还是信用体系都比较健全。巴西当地电商和社交媒体也都是遍地开花,商业方面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中国商人来到巴西第一大优势就是供应链,也就是中国制造的优势;第二大优势就是巴西当地的文化氛围不偏重于商业。巴西的经济支柱是农业和一些矿产资源,商业氛围不像国内那样竞争激烈,他们的商人相对于中国商人来说水平较低。在商业技巧上巴西比较简单直接,这也是因为巴西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外来的入侵或者干扰比较少,所以内部没有特别的卷。
巴西占据南美的 2/ 3 的土地、资源,也是南美主要的人口组成,它的地域非常宽广、人口相对比较分散, 30%-40%的人口集中在西南部的圣保罗和里约,其他的分散在各地。所以传统的商业布局也比较分散。
此外,巴西的税务类似美国,是联邦制的,每个州、市针对不同产品、不同行业的税收政策不同。我们的商品在流通环节和销售环节跨地域的话都会征税,因为地域之间有税差,这也导致巴西传统的一些企业、品牌都局限于自己的小范围经营。我接触到的大部分巴西本地商人没有太强的商业野心,很多小而美的团队深耕一个细分行业几十年,在自己的区域做得非常好,有知名度、美誉度,形成了自己的小品牌,但是他们没有推广、扩张,也没有跨行业。
中国人出海巴西,更多地是在当地和中国人竞争。不过机会在于市场和语言的封闭性,整个南美洲只有巴西讲葡萄牙语,所以进入巴西的华人还比较少,官方统计巴西有30多万华商。去年开始国内的制造业、品牌企业、跨境的电商企业等开始关注巴西,去巴西考察调研、参加展会,寻求订单和生意机会,但真正落地的非常少。
产品怎样去到巴西?在运输、清关和合规落地等等方面都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在巴西看到很多中国企业去参展、寻找客户,但很长时间产品都没进入巴西,交流之后,他们都表示面临着产品合规和清关的问题。市面上从去年开始,有很多服务商为企业进入巴西提供相关帮助,但就我的认知来说,这些服务商都不知道背后的坑。
鲸犀:巴西的税收比较高,有什么品类可以和国内类比吗?除此之外,在经营过程中,是什么给大家造成了门槛?
阿来:巴西税目繁多,分为联邦税、州税和市税,高达58种。在进出口方面,巴西除了关税、增值税这两个基础税种,还有工业产品税、收入税、流转税等。税种繁多复杂,也比较重,不管是日用百货、小产品、数码3C产品还是大件的汽车等价格都比较高,物价整体偏高。但巴西缺乏制造业,轻重工业都非常匮乏,机械化的一些工业都没有。巴西的航天业厉害,但没有汽车工业,没有自己的汽车品牌。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是原料出口,加工之后再回流。不同品类的关税税率有一些差异,巴西的跨境电商综合税赋在70%-80%左右,但是真正地做一般贸易的清关报税的线%。税种里细分的类目非常多。
今年年初海运的成本从3000美金涨到现在3万多美金,清关还有一些杂费。原本100元的产品在巴西落地后可能变成250,甚至300的成本。并且在巴西销售还需要交销售相关的税,比如IPI工业品制成税, IPI 是针对企业在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循环征收的一个税种,在巴西的规定里,进口等于生产。正常的IPI税率在25%左右,如果用A公司做产品的进口,最终清关之后成本300元,要交25%的税;然后用A公司做销售,售价500或1000,那么还要以这个基数交25%左右的IPI税,所以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产品是无法获利的。
巴西的本土企业规避纳税的措施就是进口主体和销售主体是两家公司,进口主体和销售主体之间交易不会有太多利润,节省下25%,销售公司后续的销售不需要交IPI税,只需要交正常的销售税、所得税和一些流转税,综合下来可能也会高达30%-40%。进口主体和销售主体之间需要完全独立,没有任何股权关系,这也是一个门槛。要么找到合作的销售方,要么在巴西拥有两家完全独立的公司。
巴西境内的企业根据年度经营规模,税也是梯度式的,从定额的几个点税率到规模成百上千万的时候,综合税率可能高达70%-80%,这么高的税率下没有企业能够盈利。所以巴西很多本土企业旗下有很多销售公司,和很多主体合作销售,每家企业的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享受合理的低税收政策。这些对于中国企业去巴西都是门槛,因为在巴西设立一个主体,不论是资金还是股权身份,过去都有一系列流程上的难题需要解决,时间和成本相对于欧美和东南亚来说更高。
阿来:巴西市场上很多东西都来自于中国。大量的华商在巴西经营,把国内的产品带过去,连巴西本地的品牌也依靠中国的生产代工。因为巴西政府鼓励本土企业发展,鼓励外资到本土投资生产制造,搭建供应链,所以近年来一些譬如服装的行业中,也从原来类似于传统手工小作坊开始转变成有外来供应链参与,这些制造业的工厂已经逐渐起来了。但是从规模和生产管理水平上来说,相对比较落后,不太具备一些复杂工艺和好的生产环境和条件。
加上巴西政策上有一些倾向性的引导,比如机械设备、原材料的进口的税和成品的税可能相差100%。现在一些中国企业比如小米、华为、比亚迪等都在考察巴西市场,甚至有些企业已经落地开始建造工厂。其实都是看到了巴西的市场机会,以及较高的合规和税收门槛,选择把供应链落到当地。
阿来:每个品类都不一样。比如化妆品,10块钱的东西落地到巴西,清关之后成本就25了。再加上巴西本地的一些流转税、经营税、所得税等,25的成本如果卖100块钱,可能是亏钱的,卖到150-200才能有不错的利润。如果在本地找企业生产代加工,只需要付25%IPI税,两种方式可能相差100%。
税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合规问题。巴西很多品类是强制认证的,比如3C类、通信类,带电源和wifi的信号发射器等产品,以及化妆品、医疗、食品相关产品。认证的复杂程度、成本和时间周期都远超欧美。我们遇到很多想出海巴西的国内企业愿意支付税收成本,他们在当地也能拿到比较好的订单意向,但就是没法解决认证的问题。
中国生产的一些数码小家电产品,认证周期长达3-6个月,化妆品的周期更长,成本也远比做欧美和其他国家要高,可能会达到3-5倍甚至更高。这也导致一些中国企业去巴西参加了展会,接到订单之后发现今年交不了订单,可能要等半年到一年的认证。
还有一个门槛是,巴西不认可境外的主体来做认证,包括做商标、进口、清关的主体,所以企业需要巴西的进口主体来注册商标,做产品认证,认证的授权也要给到巴西境内的主体。也就是,无法用中国公司做巴西认证,这种情况下要么注册一家巴西公司,要么找一家巴西的代理,这里面有非常高的风险。因为找了代理之后,从货权到商标认证资质都是属于对方的,不管签订什么样的合同,法律上的保护力度都是有限的。巴西的中资企业基本都会配备专职的税务和法务,或者聘请顾问公司,因为税务法务相关的问题非常多,坑也非常多。
巴西相对来说法治是比较健全的,方方面面都很细致,也很容易通过法律的手段获得正义的审判,但是在执行层面非常弱。在巴西,企业会遇到一些非常普遍的问题,比如员工盗窃公司财产,企业可以拿到证据,起诉这个员工,也可以获得正义的法庭审判,但是无法从员工手里把被偷的东西,或者对等价值的资金拿回来,他们不会强制执行。即使因为员工盗窃公司财物而开除他,依然要支付解聘成本、保险等一些补贴的费用。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开除员工,即使愿意支付这个成本,还是会有非常多的隐患。所以在巴西,劳动关系也是一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用工会有很多法律风险。
阿来:第一,绝对不可以强制安排巴西员工加班。也许你让他6点下班之后多做10分钟的工作,他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但可能第二天你就会收到仲裁部门的传票,或者更长时间之后他去投诉你、举报你,向你要求赔偿,因为你强制他加班了。这个赔偿金额是比较高昂的。
第二,我们看到很多巴西的企业,华人企业都对员工非常地小心呵护,不敢得罪员工。员工不舒服的话可以待在公司,趴在桌上休息,你不可以打扰他,也不能说你回去、今天工资不要拿了;员工坐在工位上玩手机也不可以呵斥他,要求他必须工作,员工会认为你骚扰他或你强迫他工作等等,这些都会导致他去投诉你。
比如有一个朋友的公司,他们的仓库里大概有五六个工人在管理仓库,其中4个是男生,其他的是女生,有4个男厕所和4个女厕所,保证员工的工作环境。因为假如有一个员工因为个人行为问题被公司开除了,这个员工可能就会投诉举报公司,他可能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就举报公司提供的办公环境有问题,厕所的卫生总是没有及时打扫,影响我的身体健康了。在这种情况下,巴西的法律和政策是保护员工的,员工不需要有具体的举证,公司必须得赔偿他。
还有一个朋友的公司,有一个员工是在正常情况下因为个人原因离职的。她在离职时,她自己和公司都不知道她已经怀孕了,离职一个月之后,公司才知道她怀孕了。在巴西的法律里,怀孕的人是不可以被辞退的,所以那个华人朋友就想让她员工回来上班,但是她说不想回去了。安全的方式是签一个说明书,说明这个员工不是在知晓怀孕的情况下离开公司的,但他们没有签这个文件。因为这个员工当时态度非常好,大家达成共识了。结果大概两三年之后,她起诉公司,说公司在她怀孕期间解除了劳动关系,要求公司赔偿五万。华人朋友很生气就上诉,但是巴西的法律保护员工不支持上诉,上诉加罚赔偿7万。
总的来说,就有很多这些类似的事情,坑也是非常多。员工觉得办公环境不舒服了,有噪音了等都可以成为他们起诉企业的理由。企业要支付成本,要应付官司。很多企业规模并不大,不见得有专职的HR人员,那就需要老板或者管理人员给员工情绪价值。
阿来:巴西一定是不卷的,工作团队感觉不到竞争氛围,或者业绩、效率这些压力。巴西人的文化是热情的、开放的、包容的,人是友好的,但是在工作中,不得不说他们是相对懒散、躺平的这种心态。
巴西员工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懒散的,不好好工作;还有一种是有一定的职业素养或者职业道德,他们在工作上会做事情,但是做的比较慢。正常中国人可能几个小时做完的事情,巴西人会拉长到几天甚至一两个星期。我们遇到非常多这种事情,有一种人是不干活的,在混日子的,在公司里面每天嘻哈,过得很开心。还有一种人确实在安安静静做事情,但是很慢并且也看他的心情。
阿来:肯定是比较高的,巴西的普通职员平均收入大概三、四千雷。对比中国,巴西的综合人力成本可能要翻一翻,因为巴西效率确实很低,而且每年的假期很长。员工请假不需要像中国一样走请假流程,他们可能直接不来公司去度假,并且这个行为没有任何问题,他们可以安排自己的假期在什么时间,每年都会有长达一到两个月的假期。并且你也不能问员工什么时候回来,他们的假期是要自由支配的。如果问他们哪个时间点能不能回来,对他们来说就是在压迫。有的员工可能会告诉你回来的时间,但是这个过程中不存在工作交接之类的,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有些巴西人比较有职业素养,但大多数巴西人是比较自由散漫的,享乐主义。
当然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去巴西做生意非常好的原因。巴西的物价确实比较高,但他们非常喜欢消费,非常喜欢享乐。不管是月收入三四千雷的普通员工,还是月收七八千到上万的管理者或者高级经理,他们都会把一整个月的收入甚至超出自己的收入,全部用在消费、享乐上面。不过这也跟巴西的政策有关系,巴西的国民待遇非常好,教育、医疗都是全免费的,有非常多的救助站、公益组织、义工。即使做流浪汉也会有人给你送吃的,也可以去上学,免费就医等等,巴西人在生活上没有压力。极少有巴西人在事业上有很强的事业心,工作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特别需要的东西,有收入之后可能会就会消费掉。
阿来:国内企业常用的一些激励员工和卷的方式方法在巴西是不适用的。像国内的搭建企业文化、团建活动等等动作,在巴西也是不适用的,巴西人不太理解国内企业的人情世故。有一个朋友表示,他给团队员工的待遇都很好,经常请吃饭、看球赛、喝啤酒,希望这个团队帮他把公司业务做好。但是实际上完全跟他想象的相反,他不在公司的时候,这些员工可能都不会在公司待着,出去玩了,有客人上门或者有货到了也没有人去接收。
我认为,中国企业去巴西比较实在的方法就是从国内调大量的中国员工过去,形成那边的骨干。现在不少去到巴西本土做电商的中国企业,如美客多、虾皮这些平台,更多还是华人团队在做,有充足的华人人手,或者从国内过去的华人团队在做。
不过这里面需要解决语言问题。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也想搭建一个葡萄牙语的团队,在国内物色了很久196体育注册,发现很多国内高校开设了西语,但葡萄牙语专业非常少。比如广东十几所高校里只有四所高校有西语专业,其中有葡萄牙语小班,每个学校大概五六十个毕业生。全国范围内西语的人才非常少,并且国内高校教的是传统的葡萄牙语,和巴西的葡萄牙语有明显差异。我们从高校里招的同学到巴西本地之后在沟通上也有挺大的障碍,有些东西和文化的差异,不理解,导致工作上的一些失误。
阿来:巴西有2.3亿人口,官方统计数据表示一天大概是3000多万个电商包裹,我估计可能实际上更多。从比例上来讲,中国是14亿人口,一天的电商包裹正常情况下是两个多亿, 1: 7,比例上是对等的,所以巴西电商的渗透率跟中国是差不多的。但是巴西电商有一个特点,不像中国几个大的平台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巴西电商份额是非常分散的。巴西的美客多一天大概三四百万个包裹,亚马逊一天两三百万个包裹,速卖通可能一天一百多万,虾皮可能一天两百多万个,SHEIN一天一百多万个。那再小一点, 10万单以下的平台又非常多。除了这些之外,巴西本土的品牌和贸易公司都有自己的独立站,做线上销售,所以巴西的电商还是比较成熟的。
从另一个维度上来说,我在巴西走访后发现,线下的生意还是非常大的,线下生意的比例不见得只有70%。巴西的圣保罗类似于国内的广州或者义乌小商品市场,是贸易的集散地,圣保罗有25间批发市场、仓库、档口这些,有来自全世界的商品,清关之后通过这个市场流通到巴西各个州市。我们之前看到一个档口,晚上拉了一个货柜,货柜搬出仓库,两三天之后仓库就又空了,线下流通的特别快。今年因为海运成本上涨了,所以很多进口商控制自己的进口量,或者拉长自己的进口周期,所以会出现断的情况。但是从侧面可以看出货出得非常快。
阿来:我们去巴西也是抱着做品牌出海的想法,不是想做低价快速抢占市场的事情。所以在调研分析之后,我们的策略是线上和线下都要做。线上可能先做一些用户积累和声量,巴西的社交媒体蛮发达的,号称网红大国,很多素人都是一个小网红,几千个、几万个粉丝的非常多。所以在巴西跟网红合作的成本,通过社交媒体引流的成本是比较低的,而且效果也比较好。
阿来:我们特别关注几个品类,一个是化妆品,因为化妆品会分到彩妆、洗护、护肤,这三个品线我觉得都非常有机会。化妆品属于市场批发渠道中的中低端品牌,价格大概集中在60巴币以下比较多,量非常庞大。一些国际品牌、进口品牌,如欧莱雅、宝洁的产品进入巴西,价格是比较高的,基本在200雷以上。在巴西,有些国际品牌还没渗透进去,已经进去的一些品牌的产品线并不完整,所以高端产品其实进去的还不多,产品也不够丰富。我们在当地的调研显示,一些国际品牌进入之后,很多产品经常处于断货的情况。目前60-200雷之间的价位段的品牌非常少,所以化妆品市场还是有空间。
另一个是运动、户外相关的产品。巴西人还是蛮喜欢健身的,健身、户外非常普及,可以说是全民健身。不管是公寓的保安、麦当劳的送餐员、快递员都有肌肉,都在健身,我们仓库里面的员工、办公室的职员,下班之后都会有一批人固定去健身,我们在住宅区基本上50米、 100米就有一个小的健身房或者户外健身相关的场所。包括每个商场里面都会有健身俱乐部,费用也都比较便宜,比如90雷一个月会员。
再一个就是宠物。巴西也是一个宠物大国,在巴西注册有身份证的宠物猫、宠物狗大概有7000多万只。巴西的法律对宠物非常保护,如果你在家里面养了一只宠物狗,把它拴起来了或者把它关在笼子里面,被邻居发现了,很快就会上门。只可以在街上散步的时候用绳子绑着宠物狗牵着,除此之外任何时间,在家这种封闭空间,或是院子拴着宠物都是违法的,都是动物的行为。在shopping mall和购物街,我的体感是宠物店比母婴店要多。有些地方宠物店一定有两三家,母婴用品店不一定有。
不过我们其实觉得母婴用品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巴西的出生率很高,很多家庭有三四个或者更多孩子,巴西的文化是性开放,有很多单亲妈妈或者单亲爸爸,并且因为信奉天主教,不允许堕胎,所以孩子非常多。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政府的政策,孩子的吃穿住行全部国家包,上学的校服、常服、吃饭等。母婴相关的一些用品消费量非常大。
汽配,巴西的车主要依赖于进口。汽车没有报废年限,所以一直修修补补。巴西没有铁路,境内有大量的小型飞机场,航空也非常发达。长途运输的话就是巴士,运货就是货车,大车、轿车再加摩托车,摩托这一块跟东南亚有点像,非常普及,年轻人喜欢骑摩托车。所以汽配相关的东西也非常有市场。
五金、家居相关的东西。因为在巴西金属制品有害,比较昂贵。虽然他们产铁矿,但是大部分是加工成成品铁再回来的,所以金属相关的东西,不管用具、摆件,还有餐具、厨具这些东西都特别的贵。如果是同样的木质家居,价格可能跟中国的木质家居差不多,如果是金属的话,价格可能是中国的三五倍甚至更高。
阿来:巴西人日常用品可能百分之七八十来自于中国,他们对中国的产品是有感知的。巴西人的文化比较包容,是个移家,多肤色、多宗教、多种族,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面他们没有很强地排斥谁或者亲近谁。但是这里面有一点,他们的认知形成了一定的标签,来自中国的产品是比较便宜的、实惠的,来自欧美的产品是比较贵的。所以他们会默认中国的产品不会贵,贵的话就有点奇怪。有些华商在巴西做的时候,会打造中国品牌,或者注册一个欧美商标。
我们之前和当地的华商和一些中国二级、分销商、代理商交流,他们普遍的反馈是来自中国的产品价格不应该贵。原因是他们过去很多年一直在合作的当地进口商,他们把货进来之后,分销给他们。货就分两种,一种是来自中国的,大量的东西都挺便宜的。一种是少量来自欧美,贵的产品。所以他们不接受来自中国的贵价货,他们这种习惯的认知更能接受来自欧美的高价产品。
还有一点就是巴西人有类似于我们中国这种民族情结,整个社会或者政府层面也是这么去引导的。所以如果是一个巴西本地生产的本地品牌,他们愿意给一个好的价格,他们想拥有自己的制造业或者自己的品牌。
阿来:他们知道这些是中国品牌,在普通消费者心里,他们认可中国的东西,也认可中国好的东西卖得贵。只是巴西的商人形成了这种惯性,如果有两批货可以选择,来自美国的贵一点,来自中国的便宜点,就可能选择中国,因为便宜;但是如果中国的跟美国的一样贵,那就可能会选美国,会有这种倾向性。
过去20、 30 年,华商把中国的低端、廉价产品弄过去,让他们形成一个认知,就是便宜、品质一般。但是这两年新的品牌、新的国货,也开始慢慢让他们改观。
鲸犀:中国的团队去巴西做品牌,供应链应该放在哪里?相比于跨境,未来税的比例是不是还是本土占大头?需要把供应链建在巴西吗?
阿来:首先本土的量是超过跨境的,比如SHEIN、虾皮、速卖通这些做跨境的平台订单里,来自于本土的货是远超过跨境的,跨境慢慢在变少。物流成本也在上涨,之前针对跨境包裹的关税优惠政策也在调整,今年在无形中增加了新的政策,增加了50%关税成本,当然还是比正常一般贸易的关税比例要低。但是因为物流和关税成本的上升,跨境竞争不过本土的产品,本土产品有价格优势、供应链成本比跨境低。
此外,平台的政策规则和流量倾斜上面也是本土更有优势。现在做巴西跨境的大量减少,利润在变差,都开始想去布局本土。当然了,如果布局本土的时候,不了解这里的规则,产品过去的成本会超过跨境的成本,跨境电商成本会超过本土传统华商的成本。
如果想做巴西本土店、把货备到巴西去,今天国内有很多提供巴西方向的货代,这里面提醒大家一点,我接触的一些服务商可能自己都不是很清楚,客户可能会遇到的风险。比如鞋子有一个最低申报价格,默认在每个品类里面,产品的合理成本在什么范围、价格怎么定都有规定。比如大量3美金进口的产品,他们认为这个产品的正常成本在 3美金左右,所以在进口申报的时候不可以低于3美金,低于3美金可能就会被扣货、被处罚等等之类。不同的品类规定非常细,每个品类有个最低申报价的参考价格。有些朋友可能找合作的清关公司时,自己指定了一个价格,合作方可能不了解这些规则,会把双方都坑掉,变成偷税漏税行为,这种偷税漏税行为也会坑害第三方主体。这个主体可能本身在给大家提供代理进出口的服务,主体下面其他人的货也会被牵连。
阿来:我们一开始也试图摸清楚每个坑是什么样子,怎么去避免,后来发现摸不清楚或者可以说无法穷尽。我们最开始想的是尽可能以合规的方式去做,但合规走下来,成本上涨很多,利润损失了很多。从货代层面来讲,今天具备发货能力的货代公司还是蛮多的,但是真正能帮你安全、合理、低成本的处理申报清关的还是比较少。目前我没办法给大家明确的推荐。
阿来:巴西的企业基本上有实力的,会聘请专职的法务和税务、财务;小一点的公司每年会花一定的费用找一家靠谱的律师和税务所长期固定的合作。跟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话,巴西法律非常详尽、非常完善,政府的规则也都很清楚,效率还是可以的,只是有些流程环节复杂。比如化妆品认证,政府还有指定的第三方,整个流程手续、各方面的查验非常多,当然也有一些灰色方法去处理这些,政府的廉政或者一些第三方机构的职业操守不见得那么好。
在巴西做生意,法务和税务是一定要注意的,一定要让他们频繁介入,频繁确认。比如在巴西,你自己建了个仓库或者找了第三方租用仓库也好,你的货放入这个仓库,这个货一定要配有,上面有这个仓库的地址信息。但这一点其实大多数都做不到,因为整个进口环节不见得那么完善,进口税票不见得完整,即使是完整的情况下,这个抬头可能是你的公司或者代理公司,不见得是你仓库所在地,严格意义上要求这些信息是要匹配的。
正常情况下,不会有政府部门较真这个事情,但是如果竞争对手投诉,这个仓库和货就毁了。这里面风险其实挺大的,你不确定合作的海外仓本身有没有隐患,或者你无法保证自己所有的票据是完整合规的。
鲸犀:巴西的政商关系如何,是一个相对透明的商业环境吗?对比东南亚来说如何?你们遇到过这些问题吗?
阿来:巴西是一个“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行政、立法和司法机构各司其职,但同时也看重人情关系。对比东南亚来说,不管是政府的政策规则,还是法律的一些条款,可能都更成熟,毕竟是一个老牌的发达国家。在政商关系这一块,或者处理一些日常问题上面跟东南亚有点类似。
阿来:安全肯定是要注意的。巴西确实有很多贫民窟、流浪汉,不排除会有不法分子抢劫的情况。巴西因为文化、政府救济和各种保证,很多人是躺平的。我的体感是很多流浪汉是人畜无害的,但是确实听到了很多被流浪汉偷了或者抢了的案例,大概率他们不会伤害你,但是你在反抗的时候可能会伤害到你。
我自己在巴西的整个体感还是蛮安全的。很晚从市场回来,很晚在街头都体验过。大家说巴士公交、地铁不安全,夜间长途大巴我也坐过,还是蛮安全的,卫生、服务也很好。有些华商跟我表示,生意做得比较大,可能会被帮派或者有些人盯着,来抢你的钱,反抗的话可能会被伤害。
阿来:巴西也一样,但是我觉得没那么普遍。从海关出来的高货值产品可能会被盯上,所以通常从海关提货出来都有武装押运,请安保公司或者把货押运到仓库。这种情况比较普遍,费用也不贵。巴西仓库的安保硬件设置也是比较好的。少数有持枪武装的看自己的仓库,大多数有自己的保安,仓库防盗门做的比较结实,监控比较完善。
据说早年,会有持枪抢劫的,直接跑到仓库里面威胁你开门或者把门弄破,现在这种情况不会有了。但是现在有人会在开门营业的时候偷偷或者很明确的抢一包货跑掉,保安要制止这种偷袭的行为或者威慑的。还有就是仓库员工偷货情况比较多,所以现在仓库门口摄像头和门禁都比较细。物流和销售环节中丢件也会有,偷货比较少,因为派送出错丢件和延迟到货的情况比较多。
阿来:巴西这个市场是可以孕育出品牌的,而且在品牌上面有缺失,不管是价格空间,还是产品空间,是有机会做品牌的,包括品牌出海选择在巴西也是有机会的。但是不管是做品牌还是做卖货的贸易都建议本土化,跨境已经慢慢地丧失优势了,机会变少,流量也变小。想做巴西的生意一定要本土化,要么找一个靠谱的合作方,但这个其实挺难找的;要么自己的团队过去把主体搭建起来,做本土化就会发现比较多的高毛利的生意机会。
巴西金融、房地产这块的投资可能比较好。因为巴西的一些华商做的比较成功的生意比较稳定,他们这两年都陆陆续续在买地、建酒店、建公寓、做餐馆。巴西中餐其实还不多,但中餐属于刚消费,当地的华人和巴西当地人都很喜欢,而且巴西人很愿意在吃喝上面花钱。巴西的租售比蛮高的,在圣保罗,三四十平的单身公寓要五六十万,这个价格你买一个公寓的话,月租金可以达到七八千到一万。可以委托给第三方公司打理,也是精装公寓,而且没有公摊。本地的华商有实力就直接买地皮。地皮很便宜,巴西建造成本相对比国内要高,华商在那边长期待着他们愿意囤一些地皮,做一些长期的事情,整体这一块是值得投资的。
我们周围的一些朋友,在巴西直接去做理财了,或者是投资房产了。巴西的投资政策大概就是10万美金,也就是60多万巴币就可以拿到投资签,满两年就可以变成绿卡,持有巴西身份。有了巴西身份之后,不管是再去投资还是注册公司都很方便。巴西投资移民可能也是接下来一个热点,因为移民成本比较低,教育、医疗之类的社会福利也比较好。所以巴西的机会不管是生活还是生意,还是投资理财,机会还是蛮多的。
阿来:圣保罗的这些批发市场最早可能是巴西本地人和阿拉伯人在做,阿拉伯人至今还是市场很多档口背后的房东。巴西的华商大部分是在做贸易,大部分已经过去二三十年。这一二十年整个市场上已经基本上全都是中国人了196体育app,有一些巴西人的面孔是中国人雇的员工,大量中国人把中国的各行各业的产品带过去了,包括一些新产品、新品类,他们会找最便宜的、最廉价的带过去。整个巴西市场中国产品非常丰富,偏中低端的多一些,现在基本上是华商跟华商之间在竞争了。
阿来:我们现在做的产品,是从中国生产完之后拿过去,我们也在筹划把一部分生产制造的生产环境搬到巴西去,节省税费成本,让后面更多新产品做合规更高效。
2024年9月 ,雷峰网·鲸犀出海百人谈栏目正式启动,诚邀出海企业、机构及个人的加入。 我们的报道形式有直播、专访报道、闭门会等,有意者可添加鲸犀小助手的微信66630347(请备注“百人谈”,注明所在公司)。 如果你有任何有关出海感兴趣的话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雷峰网目前具有全媒体矩阵300万+粉丝, 其行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GAIR全球大会已连续举办了7届,邀请了多位图灵奖、诺贝尔奖得主、40位院士、30位人工智能国际顶会主席、 100多位 Fellow,同时也有500多位知名企业领袖。包括张朝阳、沈向洋、张正友、周伯文、何晓东、钟弘毅、王志东等一大批海归、极客、技术先驱都是雷峰网的常驻玩家。目前雷峰网报道有关出海行业顶流人士如许仰天、阳萌、赵东平、黄峥、阿布、沈涤凡、戴珊、冯志旻、祝芳浩、杨金河、云海先生(刘明光)等,多篇深度报道引起了行业不小的关注。
鲸犀由雷峰网创始人林军与Brand AI 创始人姚凯飞共同发起,其前身为全球电商光明顶的微信群。这个按月加人的微信群有业界常青树,有连环创业者,有亚马逊上大卖,有多多的早期联创,有最早下注SHEIN的金手指,有被张一鸣开过光的DTC品牌,有流量和物流生态的超级玩家,有阿里小米京东的高管,以及智能硬件的玩家。未来的时间里,都将在鲸犀Live 里陆续登台亮相,敬请期待。
2024年鲸犀将定期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诚邀各界人士加入!进群请联系鲸犀小助手,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